第一节 种源实验室的密码
春寒料峭的细雨中,林深站在农业科技园区的铁丝网外,望着远处玻璃温室折射的冷光。口袋里的金属徽章"CM2025"突然发烫,他想起陈默临终前发来的加密信息:"种源是农业的芯片,而芯片的秘密藏在培养皿里。"手中的牛皮纸袋被雨水洇湿,露出"农业生物实验室"的烫金字样,这是陈默团队用暗语标记的"种源基地"。
"林先生,您预约的参观时间已过。"穿白大褂的研究员递来访客证,证件照位置印着某杂交水稻的显微照片,与陈默留下的《种源暗线图》里的"黄金品种"完全一致。实验室走廊飘来琼脂的气味,林深盯着墙上的基因图谱,突然想起陈默的"染色体战法":"主力资金的流向就像染色体配对,看似随机却遵循内在规律。"
十点零五分,交易屏跳出快讯:"某区域种源振兴行动计划公示。"林深摸出陈默给的战术笔记本,里面用红笔写着"政策春耕信号=主力播种期"。他迅速在搜索栏输入"基因编辑育种",跳出的首只股票图标上,双螺旋结构的反光与实验室的PCR仪如出一辙。
"看这个周线的MACD金叉,"左侧传来压低的男声。穿藏青色夹克的男人坐下,袖口露出某农业大学的校徽,"像不像种子破土前的能量积累?"林深认出他是陈默团队的生物学家赵工,曾参与某抗虫棉的研发,此刻正用触控笔在平板电脑圈出育种周期曲线,"他们的第三代基因编辑玉米进入田间试验阶段,比预期提前六个月。"
十点十五分,林深按照赵工提供的"播种密度"——某种子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,在限价栏输入"18.7"。确认买单的瞬间,他瞥见实验室的落地窗前,有个穿西装的男人正在观察培养皿,镜片反光映出玉米幼苗的影子,与陈默办公室的植物标本相同。
第二节 田间试验战法
午间休市时,林深躲进温室大棚,拆开陈默留下的锡盒。里面是几粒看似普通的种子,附带的纸条写着:"每粒种子都藏着一个春天,就像每只股票都藏着一个涨停。"锡盒底部刻着""——陈默最后一次参与种源会议的日期,也是林深女儿的生日。
"杂交优势理论听过吗?"赵工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,林深这才发现锡盒内置微型通讯器,"当两个优良品种杂交,能产生超越亲本的优势。放在股市里,就是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的杂交机会。"他调出某种业股的K线图,发现其股价与陈默标注的"杂交区间"——年线与250日均线交汇处吻合,近期机构调研次数激增50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