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返交易区时,农业频道正在播放种源峰会直播,某院士宣布"抗虫耐除草剂大豆品种审定通过"。林深想起赵工的话:"突破性品种的审定,就像足球比赛的进球瞬间,关键在于提前埋伏。"他迅速切换到大豆育种板块,找到那只图标为豆荚的股票,其研发的品种正是院士提及的"黄金豆2号",券商预测市场占有率将达40%。
十四点整,种子生产板块突然异动。林深盯着那只图标为麦穗的股票,看见它在均价线附近完成"分蘖生长"形态——这是赵工定义的术语,指股价在底部完成多根小阳线蓄势,如同作物分蘖积累能量。当涨幅触及3%时,他果断加仓,仓位控制在总资金的45%,符合陈默"不超过耕地红线"的纪律。
收盘前四十分钟,板块突遭"倒春寒"——某国际机构发布粮食安全预警。林深看着自选股纷纷下挫,想起陈默在硬盘里的警示:"市场恐慌就像寒潮,会冻死弱苗,但冻不死深埋地下的种子。"他调出某种子储备概念股的分时图,发现每笔千手卖单后,都有资金在"温室防线"——60日均线处接盘。
"爸爸,我的太空种子发芽了!"女儿的视频通话打断了他的思考。屏幕里,小姑娘举着透明培养皿,里面的幼苗顶着两片嫩绿的子叶,背景是学校的"未来农场"实验室。林深看着培养皿上的标签写着"爸爸1号",喉咙一紧:"知道种子为什么能破土吗?"女儿摇头,他轻声说:"因为它相信春天,就像我们相信希望。"此刻,他在止损栏输入-3%,这是陈默团队的"地膜阈值"——保留核心仓位抵御寒潮。
闭市后,赵工在温室出口递给他一枚麦穗徽章:"明早六点,杂交水稻田间观摩会,陈默生前参与了品种选育。"徽章内侧刻着"CM2026",与陈默最后设计的战术模型编号一致。远处,试验田的智能灌溉系统正在启动,水珠在晨光中折射出彩虹,像极了交易屏上的K线图。
第三节 政策春耕的信号
凌晨五点,林深站在杂交水稻试验田边,晨雾中挤满了戴着草帽的散户。穿卡其色风衣的老农低声说:"听说这个品种能抗三种病虫害,买对股票能顶半年收成。"林深摸出陈默给的土壤检测仪,数值显示某微量元素含量与陈默标注的"肥沃度指标"完全吻合,这是判断种子股潜力的关键参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