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小说 > 三国: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> 第113章 暗流涌动,杀机四伏

第113章 暗流涌动,杀机四伏(1 / 2)

袁熙的指尖在床头摸索了三息,终于确认那柄跟随自己十年的青锋剑不翼而飞。

他后颈的寒毛根根竖起,烛火在铜灯里噼啪炸响,将影子扯得像张扭曲的网,罩在他新换的狐裘上——那是今早刚从库房领的,说是"主公体恤二公子受冻"。

"王雄那老匹夫!"他突然掀翻案上的羊汤,陶碗砸在帐幕上,凝固的羊油溅在绣着云纹的帷幔上,"昨日还说染了寒症,今日连亲兵都不让见?"

帐外传来巡夜甲士的脚步声,他猛地扑到帐边掀开条缝,看见两个士兵提着灯笼走过,影子在雪地上拖得老长。

其中一个裹紧皮甲嘟囔:"也不知二公子发什么火,前日送药的小卒子,今早被扔进冰窟窿了。"

袁熙的太阳穴突突直跳。

三天前他派亲卫送参汤给王雄,亲卫回来时袖口沾着药渍,说王将军咳得厉害,药碗打翻在床前。

可刚才他让心腹去王雄帐后查看,却在雪地里捡到半块没化的蜜枣——王雄最恨甜腻,当年在冀州时,袁绍赏的蜜饯他碰都不碰。

"有人在阻我。"他攥紧狐裘下摆,指甲几乎掐进掌心,"是颜良?

还是许攸?"

更鼓敲过四下时,帐外忽然传来极轻的叩门声。

袁熙的喉结动了动,抓起案上的铜镇纸藏在袖中。

门帘被掀起一角,冷风裹着雪粒灌进来,一个裹着灰布斗篷的人闪了进来,腰间悬着的玉牌在火光下晃出半道青影——那是刘备帐下谋士特有的南阳玉。

"二公子。"那人摘了斗笠,露出一张陌生的脸,左眉尾有道淡疤,"某家奉军师之命,送封信来。"

袁熙盯着他腰间的玉牌,喉咙发紧:"你...你怎会..."

"自然是有人想让二公子知道真相。"陌生人从怀中取出个油皮纸包,指腹抹过封口的蜡印,"这是颜良写给许攸的密信,昨日亥时从清河大营送出,被我们截了。"

密信展开的瞬间,袁熙的手开始发抖。

信上的字迹他再熟悉不过——颜良的墨笔总爱压三分,每个"袁"字都像要戳破纸背。

信里写着:"待袁熙彻底失了军心,便开营门引曹军入,许公保某做常山太守。"末尾的朱印还带着潮气,分明是新盖的。

"他们...他们要卖我?"他踉跄着跌坐在胡凳上,铜镇纸"当啷"掉在地上,"可我前日还赏了颜良三车粮草,许攸的儿子病了,我让医官...让医官..."

"二公子以为,用粮草和医官就能拢住人心?"陌生人弯腰拾起镇纸,指节叩了叩信上的朱印,"颜良要的是太守印,许攸要的是青徐之地。

您给的,不过是他们眼里的残羹。"

帐外突然传来马嘶,袁熙猛地抬头,却只听见北风卷着雪粒打在帐布上的声响。

他摸向脖颈间的玉佩——那是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,此刻触手生凉,像块冰砣。

"你到底要什么?"他咬着牙,声音发颤。

陌生人重新系好斗笠,指尖在玉牌上轻轻一弹:"刘使君要冀州半壁,以漳水为界。

您若应了,明日卯时,张南会带三千玄甲军来投;您若不应..."他指了指桌上的密信,"天亮前,这信会出现在颜良案头。"

袁熙盯着那枚南阳玉牌,突然想起半月前刘备派来的使者。

那时使者说"愿与袁氏共抗曹贼",他只当是客套话,如今看来,对方早把网撒到了清河。

最新小说: 退婚夜,我被公主捡尸了 精灵宝可梦之登神长街 苟活乱世,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此去直上青云路 荆棘重生:命运之炽焰 唐代秘史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卖给怪物打牙祭后,肖姑娘开挂啦 四合院:大领导是我的老政委 快穿之当炮灰有了外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