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运欢的脸一下子红了,从脸颊红到耳根,像被晒在七月的玉米地里。他想解释,想说自己每天凌晨五点在操场背书,想说自己用“农具法”解物理题,想说李老师和吴文娇都能证明,可话到嘴边却像被什么堵住了,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
“校长,您不能这么说!”吴文娇突然往前迈了一步,挡在楚运欢面前,像棵挺拔的小树苗。她悄悄拽了拽楚运欢的衣角,晃了晃手里的文件夹,“别担心,我早有准备。”
吴文娇打开文件夹,里面整齐地放着一沓资料。第一页是张照片,拍的是凌晨五点的操场,楚运欢的身影在晨雾中模糊可见,手里举着单词本,旁边标着“10月 15日,5:02”。“这是我每天早上偷拍的,”吴文娇的声音清亮有力,“楚运欢每天凌晨五点准时到操场背书,从未间断,这是他三个月来的晨读记录。”
她又拿出一本厚厚的本子,里面记着楚运欢每天的错题数量统计,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“数学错题 5道”“物理错题 3道”“英语错题 2道”,旁边还有李老师的批改痕迹,红笔写着“进步明显”“继续努力”。“这是他的错题统计,每天的错题都及时整理,李老师可以作证。”
吴文娇还拿出了楚运欢的物理笔记本,里面贴满了从旧报纸上剪的农具图片,画满了受力分析图,每道题旁边都有详细的批注,还有李老师用红笔圈出的重点。“您看,他的解题思路都结合了生活实际,比如用扁担解释杠杆原理,用拖拉机履带解释压强,这些都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,不是抄的。”
林校长的眉头渐渐舒展开,他接过文件夹,仔细翻看着里面的资料。照片上的晨雾、错题本上的批注、李老师的批改痕迹,都清晰地证明着楚运欢的努力。班主任也在一旁补充:“校长,楚运欢这学期确实很努力,李老师还专门给他制定了学习计划,他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。”
林校长沉默了片刻,抬头看向楚运欢,眼神里的怀疑渐渐变成了认可。“对不起,楚运欢同学,是我错怪你了。”林校长的声音温和了许多,“你的努力值得肯定,希望你继续加油,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