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读课的铃声还没响,楚运欢就已经坐在课桌前,手里捧着本英语作文模板。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被红笔改成了“60天”,鲜红的数字像根鞭子,时刻提醒着所有人——高考越来越近了。他的学习计划贴在课桌右上角,精确到每分钟:凌晨五点到五点半背英语作文模板,全是“乡村教育”主题;中午十二点半到一点帮王磊改物理错题;晚上睡前用 20分钟写“教育观察日记”,记录父亲教他的种地智慧,准备当作文素材。
“今天背的是‘乡村教师’的模板?”吴文娇端着热豆浆走过来,把杯子轻轻放在楚运欢桌角,“我昨天背的‘家乡变化’,里面用到了你教我的‘sustainable development’,李老师说这个词用得好。”她瞥了眼楚运欢的计划,“你这计划也太详细了,连吃饭时间都精确到十分钟。”
楚运欢抬头笑了笑,笔尖在作文模板上勾划:“现在时间紧,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。”他指着模板里的句子,“你看这句‘Teachers are the seeds of hope in rural areas’(教师是农村的希望种子),我把它改成了‘Teachers are like corn seeds, taking root in the countryside and bearing the fruits of hope’(教师像玉米种子,在农村扎根,结出希望的果实),更贴近咱们的生活。”
吴文娇接过模板,认真地读着,眼睛突然亮了:“这个比喻好!既体现了农村特色,又突出了教师的作用。”她从书包里掏出自己的作文本,“我也写了篇‘乡村教育’的作文,你帮我看看,哪里需要改。”
两人头挨着头讨论作文时,王磊抱着篮球冲进教室,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。“楚运欢,快帮我看看这道物理题!”他把练习册往桌上一拍,指着道力学综合题,“我用你教的‘篮球抛物线’思路解,还是错了。”楚运欢放下作文模板,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篮球架:“你看,这道题里的斜面相当于篮球场的斜坡,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就像篮球滚落的速度,得先算摩擦力,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……”
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,落在三人的草稿纸上,把公式和文字都镀上了层金边。教室里渐渐热闹起来,同学们都在按自己的计划备考,翻书声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、偶尔的讨论声,交织成备考冲刺的独特旋律。
午休时,楚运欢拿出“教育观察日记”,翻开最新一页,上面写着:“4月 15日,父亲教我选玉米种,他说‘要选颗粒饱满的,这样种下去才能长出壮苗’。就像教育,要给孩子好的引导,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。”他正想往下写,突然听见教室门口传来争吵声,抬头一看,吴文娇正红着眼眶,拉着个中年妇女的手,旁边还站着李老师。
“你必须跟我回家!”中年妇女的声音很大,引得周围的同学都看了过来,“超市那边已经帮你留了位置,一个月能挣三千多,比你在这复读强多了!”她用力拽着吴文娇的胳膊,“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?早点挣钱才是正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