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学费和生活费真的不用您操心。”楚运欢赶紧把“助学政策手册”翻开,指着其中一页,“您看,除了学校的补贴,县里还有‘乡村教师扶持基金’,每年给在读师范生发三千块补助,我已经帮吴文娇申请了,只要她考上,这笔钱就能下来。”他又掏出张纸条,“这是张大山村长的电话,他说要是您不信,可以打电话问他,他儿子就在博川师范读农学,这些政策都是真的。”
吴文娇突然拉住母亲的手,声音带着哭腔:“妈,我知道家里难,可我真的想考大学。等我当了老师,每月有工资,能帮家里还债,还能让您以后不用再这么辛苦……”她从书包里掏出一沓鼓励纸条,都是班里同学写的——王强写的“吴姐加油,咱们一起考博川!”,赵晓慧画的小太阳,还有其他同学写的“你是最棒的”。
吴母看着那些皱巴巴的纸条,又看看女儿志愿表复印件上“汉语言文学”旁边画的小讲台,突然叹了口气。她伸手摸了摸吴文娇的头发,指尖带着粗糙的茧子——那是常年在服装厂打工磨出来的。“让她考完再说……”她的声音低了下来,“但要是考不上,就得听我的,去服装厂上班。”
“谢谢妈!”吴文娇扑进母亲怀里,眼泪打湿了母亲的碎花衬衫。李老师和楚运欢都松了口气,赵晓慧更是偷偷抹了把眼泪,笑着说:“我就知道阿姨会同意的!吴姐肯定能考上!”
走出空教室时,王强正扒在门口张望,见他们出来,赶紧跑过来:“怎么样?阿姨同意了吗?”楚运欢笑着点头,王强立刻欢呼起来:“太好了!吴姐,咱们继续一起复习!我还等着跟你一起去博川师范的篮球场打球呢!”
吴母看着眼前这些热情的孩子,突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。她拉过吴文娇的手,把一张皱巴巴的五十块钱塞进她手里:“这钱你拿着,买点好吃的补补脑子。妈……妈之前不该逼你的。”
吴文娇接过钱,眼泪又掉了下来,却笑着说:“妈,我不用,食堂的饭菜挺好的。您把钱留着自己花吧,等我考上了,就挣钱给您买新衣服。”
放学时,楚运欢和吴文娇一起送吴母到校门口。张大山正好骑着三轮车路过,看见他们,笑着喊:“吴女士,您放心让孩子考吧!博川师范真的好,我儿子说学校食堂的菜都比家里的香!”他从车上搬下袋苹果,往吴母手里塞,“这苹果您拿着,给孩子补补维生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