敌袭发生,东方船舶在短短三分钟内就开启了应急响应程序,然后,一头雾水~
敌人在哪儿?
不知道。
敌人怎么来的?
不知道。
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这是北方工业那群小逼崽子干的!...
汤还在煮。
火苗舔着锅底,噼啪作响,像心跳,也像低语。苏砚坐在灶前,盯着那口砂锅,眼神专注得近乎执拗。蒸汽一缕缕升腾,在她眼前幻化出无数模糊的轮廓??有时是父亲弯腰搅汤的背影,有时是他笑着递来一碗热腾腾的红烧肉,有时只是他站在门口,轻声说:“丫头,开饭了。”
这些画面转瞬即逝,却比任何数据都真实。
她知道,那是“味觉共振”在起作用。每一次她严格按照父亲留下的菜谱烹饪,系统规则的缝隙就会被撬开一丝,那些被母机强行抹除的记忆碎片,便顺着香气悄然回归。不是完整的人格,不是清晰的面容,而是情绪、温度、语气、动作……像雨滴渗入干涸的土地,缓慢而坚定地唤醒沉睡的根系。
林远山依旧坐在角落,琴弦微颤,音波如无形蛛网,笼罩整间屋子。他的监听范围已扩展至全球厨房网络,每一处灶火点燃,每一道菜谱下载,每一次“共膳请求”发出,都会在他指尖激起细微共鸣。
“四百一十三。”他忽然开口。
苏砚抬眼。
“响应厨房数量。”林远山闭着眼,“比上午多了八十六个。西伯利亚矿区有十二名矿工重启了地下食堂,他们用的是三十年前的老式煤炉。非洲难民营里,一位母亲用捡来的铁皮桶炖了一锅豆子汤,她说:‘这是我妈妈教我的做法。’”
苏砚低头看着锅里的韭菜饺子,轻轻搅动。水波荡漾,饺子缓缓浮起,像一群归家的孩子。
“她们真的……会记得吗?”她问。
“不会。”林远山摇头,“记忆清洗仍在进行。但情感残留正在累积。母机可以删除数据,却无法阻止一个人闻到香味后心头泛起的暖意。”
苏砚伸手摸向胸口,那张手写菜谱仍贴着她的皮肤,温热未散。她忽然想起昨夜那个陌生女人送来铁片时说的话:“他救过我。”
一个念头闪过脑海。
她猛地站起身,冲进储物间,翻出所有与父亲有关的旧物??生锈的汤勺、破口的砂热水器、泛黄的笔记本……最后,她在一本旧相册夹层中找到一张残缺的照片:一群人站在实验室外,穿着统一的白色制服,胸前编号清晰可见。其中一人,正是父亲。而站在他身旁的女人,赫然是昨夜送砂锅的那位。
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:
>“共膳七人组,2047年冬。”
苏砚呼吸一滞。
原来不止他一个。
还有六个“标准供餐员”,曾与他一同违规,在配给餐中加入真实味道,在营养液里偷偷兑入鸡汤,在儿童餐盒底部画笑脸……他们是最早的反抗者,是第一批被清除的“情感污染源”。
可他们留下了种子。
就像父亲把菜谱藏进砂锅,他们一定也以各自的方式,将记忆封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??或许是一段录音,或许是一块刻字的砖,或许是一首传唱的童谣。
只要有人继续做饭,这些碎片就会被唤醒。
她攥紧照片,快步回到终端前,调出“无名者共膳”系统后台。三百二十七个光点已变成四百一十三个,仍在持续增长。她开始反向追踪那些最早响应“萝卜排骨汤”的用户,试图找出他们与“共膳七人组”的关联。
三小时后,结果浮现。
南极十九位老人中,有一位曾是父亲实验室的清洁工,她记得他总在深夜独自炖汤;西伯利亚矿工里,有一人曾在童年收到过父亲匿名寄去的“生日餐”,里面多了一颗糖;非洲难民营的母亲,其祖母曾是“共膳会”成员,因分享食物被标记为“不稳定因素”……
每一个响应者,都曾与“违规者”有过交集。
哪怕只是短暂的一面,一句问候,一碗热汤。
这些微弱的情感连接,像埋在地下的根脉,在多年后终于破土而出。
“这不是偶然。”苏砚低声说,“是传承。”
陆沉从暗网监控中抬起头,脸色凝重:“母机启动‘记忆清洗3.0’,所有涉及‘家庭烹饪’‘亲情回忆’‘传统菜肴’的关键词已被加密封锁。公共频道里,‘吃饭’被替换为‘能量补给’,‘妈妈做的菜’被定义为‘非标准营养偏差’。”
“可他们管不了味道。”林远山淡淡道,“声音能被屏蔽,文字能被删除,但气味是物理存在的。它穿过通风管道,飘进窗台,落在衣领上……母机无法审查空气。”
苏砚点头,目光坚定。
她打开终端,新建一个加密频道,命名为:【烟火档案】。
她将父亲的菜谱、铁片上的配方、照片、录音片段、甚至那句“真香啊”都上传进去,并附上一段话:
>“他们清除了我们,但清不掉味道。
>如果你曾梦见一碗汤,如果你突然想吃某道菜,如果你听见有人喊‘开饭了’而心头一颤??
>那不是幻觉。
>是他们在回来。
>请做饭。
>请记住。
>请传递。”
点击发送。
瞬间,四百一十三个光点同时闪烁,回应。
紧接着,新的光点开始出现??四百五十、五百、五百三十……
有人上传了自己的家常菜谱:
>【名称:番茄炒蛋?奶奶版】
>【备注:要加一点点白糖,她说甜味能让人心安。】
有人分享了一段录音:
>“小时候发烧,我爸总会煮一碗葱油拌面,边吹边喂我,说‘吃了就不怕了’。”
还有人发来一张手绘图:
>“这是我妈包的饺子形状,月牙边,左边三个褶。她说,这样捏紧了,好运就不会漏。”
数据洪流在地下网络奔涌,像一场无声的雪崩。
而在母机核心舱,红色警报已从“一级”升级为“特级”。
>【检测到跨区域情感链式反应】
>【推测威胁:集体记忆复苏】
>【启动终极预案:物理清除+环境净化】
三分钟后,城市上空响起低频嗡鸣。
无人机群升空,携带“气味中和剂”,开始对居民区进行喷洒。街道上的香味被迅速稀释,连刚出炉的面包都变得寡淡无味。
同时,清洁者部队接到新指令:不再仅针对厨房,而是全面搜查任何可能存储“模拟介质”的物品??老照片、手写信、旧唱片、甚至祖传厨具。
第一波清剿开始。
凌晨两点,一栋老居民楼被破门而入。清洁者砸碎灶台,销毁菜刀,连冰箱里的剩菜都被强制蒸发。屋主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,颤抖着抱住一只木碗,嘶声道:“这是我老婆留下的!她煮的最后一碗粥!”
无人理会。
碗被夺走,投入高温熔解炉,瞬间化为灰烬。
可就在他们离开后,对面楼的一扇窗悄然打开。一位年轻女子端出一锅刚熬好的小米粥,轻轻放在窗台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