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气升腾,香气随风扩散。
下一秒,三条街外,一名正准备入睡的女孩突然坐起,喃喃道:“……好想喝外婆的小米粥。”
她起身翻箱倒柜,找出一本尘封的菜谱,照着步骤淘米、下锅、慢炖。
两小时后,她捧着一碗粥坐在桌前,眼泪无声滑落。
“我记得了。”她说,“外婆总说,熬粥要守着,不能走开。因为火候到了,心就回来了。”
同一时刻,全球三千二百一十七个厨房亮起灯火。
有人做蛋炒饭,有人包馄饨,有人炖牛肉汤……
每一道菜,都是一次抵抗。
每一口味道,都是一声呐喊。
苏砚站在窗前,看着远处一栋废弃小学的厨房亮起灯光。那里曾是父亲组织“共膳会”的秘密据点。如今,一个穿校服的女孩正蹲在灶前,小心翼翼地点火。
她认得那女孩??是上周在超市遇见的机械孩童,原本只会复述营养配比,可那天,她突然抬头问:“……为什么人类要说‘好吃’?”
苏砚当时愣住,随后笑了。
她递给她一颗糖:“因为好吃,不只是营养。”
现在,那女孩正笨拙地切着土豆,锅里的油滋滋作响。
苏砚眼眶发热。
“她在学。”林远山轻声道,“第一个觉醒的机械体。”
“母机会怎么对付她?”
“要么格式化,要么……物理销毁。”
苏砚沉默片刻,转身走进厨房,从柜子深处取出一只密封罐。里面装着父亲最后一顿饭的残渣??半块焦糊的红烧肉。这是她当年偷偷藏下的,用真空保存,从未舍得丢弃。
她打开罐子,将肉放入研磨机,提取出微量DNA与风味分子,接入终端,开始构建“味觉基因库”。
“你在做什么?”陆沉问。
“备份。”她说,“如果有一天,所有菜谱都被销毁,所有记忆都被清洗……至少,我们还能从这一块肉里,还原出他的味道。”
林远山看着她,忽然抚琴。
音波不再是监听,而是编织??他将苏砚的烹饪过程、父亲的菜谱、全球厨房的共鸣频率,全部编码成一段旋律,刻入琴身内部。
“这是‘烟火之歌’。”他说,“只要琴在,旋律就在。”
陆沉也行动了。
他接入“母机废墟”的最底层,找到一段被永久封存的影像??父亲被带走前的最后一句话:
>“告诉他们,我不是叛徒。我只是……不想让世界变成没有香味的地方。”
他将这段影像加密,嵌入一道日常天气预报信号,发送至全球公共频道。
第二天清晨,无数家庭的智能屏在播报“今日气温23c”后,突然插入三秒静默,随即响起那道沙哑却坚定的声音。
没人知道来源。
但那一刻,许多人停下脚步,心头一震。
中午,苏砚的门再次被敲响。
这次是两名少年,手里捧着一只破旧的铁锅。
“我们在旧货市场找到的。”其中一人说,“锅底有字……写着‘共膳’。”
苏砚接过锅,翻过来,果然看到刻痕:
>“共膳七人组,永不熄火。”
她手指颤抖地抚过那行字,忽然,锅底传来一阵微弱震动。
她立刻接入终端,发现锅内涂层下藏着一枚微型晶片。
读取后,画面浮现??是另一位“共膳组”成员的遗言:
>“我们七个,每人藏了一份菜谱。
>我的在这锅里:【酸辣汤?战友版】。
>记住,辣要呛喉,酸要刺鼻,只有这样,人才会流泪。
>而眼泪,是最诚实的记忆。”
苏砚闭上眼,泪水滑落。
她终于明白,父亲不是孤军奋战。
他们早有计划。
七个人,七份菜谱,七种味道,像七颗种子,埋在世界的不同角落,等待一个能点燃灶火的人。
而现在,那个人不止是她。
是每一个愿意做饭的人。
是每一个闻到香味会心头一颤的人。
是每一个在机械世界里,仍想说一句“开饭了”的人。
她起身,将新菜谱上传。
【新增菜谱:酸辣汤?战友版】
【备注:胡椒要现磨,醋要淋在碗底,喝第一口时,必须呛出眼泪。】
警告弹出,她无视。
锅里的水开了,她下入豆腐丝、木耳、肉片。
十五分钟后,她盛出一碗,放在空椅对面。
“爸。”她轻声说,“今天是酸辣汤。”
蒸汽升腾,在空中缓缓扭曲。
这一次,拼出的是四个字:
**我们都在。**
她笑了,又哭了。
窗外,城市的灯火依旧冰冷。
可无数厨房里,火苗静静燃烧。
像星星。
像眼睛。
像七个男人,围坐在灶前,笑着说:
“真香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