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各国政府出手镇压呢?”有人问。
“那就让他们看看。”封于修淡淡道,“什么叫‘凡人之勇’。”
三个月后,安第斯山脉边缘。
一支由前实验体组成的救援队潜入代号“萤火”的南美基地。行动代号:“破茧”。
他们没有重型武器,只有轻型装备和精准的情报网。带队的是林晚,她戴着一副特制眼镜,能读取部分神经信号波段。她找到了关押区最深处的一间密室,门上刻着一行小字:“情感隔离舱?Y-44”。
里面是个小女孩,约莫十岁,蜷缩在角落,手腕上有新鲜的针孔痕迹。她抬头看林晚,眼神空洞。
“你……是谁?”林晚蹲下身,轻声问。
女孩嘴唇微动,吐出两个字:“妈妈……”
林晚心头一震。她摘下眼镜,露出自己脸上那道长长的疤痕??那是“寒砧”留下的烙印。
“我没有妈妈。”她说,“但我可以做你的姐姐。”
女孩怔了片刻,忽然伸出手,指尖触碰到林晚的脸颊,然后,轻轻地,笑了。
同一时间,北极圈内某冰原观测站。
一封匿名邮件悄然送达国际科学联合会服务器。附件是一段视频,标题为《致未来的孩子》。
画面中,Y-12坐在灯塔下,面前摆着一本破旧的笔记本。
“你好。”他说道,声音温和,“如果你看到这段录像,说明你还活着,还没有被他们改造成‘完美工具’。我想告诉你几件事。”
“第一,疼痛是真的,不是幻觉。它说明你还活着。”
“第二,你会做梦,梦见蓝天、草地、亲人……这些不是错误,是证明你还是个人。”
“第三,如果你遇到一个愿意为你挡枪的人,请相信他。因为那一刻,他选择了你,而不是命令。”
“最后……不要怕流泪。许三多说过一句话,我一直记着??‘活着就是胜利’。可我现在想补充一句:**活成自己,才是真正的胜利。**”
视频结束,屏幕变黑。
五分钟后,全球十七个国家的青少年保护组织同时收到加密信件,附带“萤火”“青蚨”等基地的完整坐标及内部结构图。
风暴,开始了。
一年零四个月后,地中海某孤岛。
这里曾是古希腊流放者的栖息地,如今成为“归尘”组织的总部。岛上建起了学校、诊所、训练场,还有专门的心理疗愈中心。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写字、画画、种菜,也学习如何面对噩梦。
封于修站在山顶?望台,望着夕阳沉入海平面。苏婉走来,递给他一杯热茶。
“刚收到消息,”她说,“联合国特别调查组正式立案,追究‘X计划’跨国犯罪责任。首批被捕的是三位前国防部长和五名首席科学家。”
“够吗?”封于修问。
“不够。”苏婉摇头,“但至少,有人开始追问真相了。”
远处,Y-12正带着一群孩子练习队列。他们的步伐还不整齐,口号也不响亮,但他们的眼神明亮,脚步坚定。
有个小男孩摔倒了,立刻有三个同伴冲上去扶他起来。他们没说“报告长官”,而是笑着说:“没事吧?咱们接着走。”
封于修看着,嘴角微微扬起。
“你说许百顺老人现在怎么样了?”苏婉忽然问。
“昨天村里邮差送来一封信。”封于修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,“他说,今年麦子长得特别好,风一吹,像海浪。”
他展开信纸,背面贴着一张新照片:老人坐在槐树下,怀里抱着一只小狗,笑得像个孩子。照片旁写着一行稚嫩的字:
>“爷爷,我学会做饭了,下次回来给您煎蛋!”
署名:小满。
据说,这是Y-12给自己取的名字??不是编号,不是代号,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国名字。
就像许三多那样。
就像每一个平凡却不愿屈服的人那样。
夜幕降临,海岛亮起灯火。
一盏,两盏,连成一片。
如同星辰落地,照亮人间。
而在世界某个角落,一台老旧的监控屏幕突然闪烁,显示出一段无人操作的自动上传内容:
>【系统日志?归墟备份节点】
>最后一条指令执行时间:2026年4月3日05:17
>指令内容:释放所有封锁数据包,启动全球广播协议
>执行者ID:X-00
>留言:
>**“火种已播,不必回头。”**
风还在吹。
海依旧辽阔。
春天,真的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