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会的一小时,是整个会议厅最喧闹,也是最关键的一小时。
汉密尔顿和他的团队,被紧急召回了美国代表团的休息室,里面不时传来激烈的争吵声。显然,郑昊的突然袭击,让他们完全乱了阵脚。
而中国代表团的席位前,则成了全场最热门的焦点。
“郑先生,你们的分析太深刻了!我们完全支持你们!”
“请问,中国的方案,能否兼顾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益?”
面对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,郑昊和王司长对视一眼,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笑意。
郑昊站起身,用平静而充满力量的声音,对围拢过来的各国代表说:
“请大家放心,我们的方案,与美国方案最大的不同,就在于开放与共赢。”
“我们主张,L波段的资源,应该进行更精细化的划分。除了各系统独立使用的核心频段,还应该设立国际公共服务频段和区域增强服务频段。所有国家,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,免费或以极低的成本,利用这些频段,发展自己的导航应用和区域增强系统。”
这个构想一抛出,人群中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
这才是真正服务于全人类的方案!
它不是让大家去适应一个霸主的标准,而是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,让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,建设自己的家园。
高下立判!
休会结束,会议重新开始。
会场的气氛,已经截然不同。
主持国的代表台显然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,在征求了多数代表的意见后,主持国的代表宣布:“下面,有请中国代表团,陈述你们的技术方案。”
郑昊,再一次走上了那个属于胜利者的发言台。
这一次,迎接他的,是全场超过三分之二代表,充满期待和鼓励的目光。
大屏幕上,出现了“北斗”系统那兼具美感与科技感的LOGO,和一行醒目的大字:
“开放、兼容、合作、共赢——中国的‘北斗’倡议”
接下来的半个小时,郑昊详细地阐述了那份凝聚了整个团队心血的白皮书。
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,包含多个频点的,更加灵活、更具扩展性的多频段划分框架。
他展示了那个性能远超美国C/A码的,先进的复合信号体制设计。
他的陈述,没有攻击,没有指责,只有详实的数据,严谨的逻辑,和一种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。
当他讲到,将在系统中,专门为第三世界国家,免费开放一个区域短文通信服务的通道时,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。
这不仅是一个导航系统,这更是一个人道主义的救援平台!
汉密尔顿坐在台下,脸色铁青,他知道,大势已去。
郑昊的方案,在技术上比他先进,在道义上比他高尚,在政治上,更是团结了绝大多数。
他已经输了,输得体无完肤。
郑昊陈述完毕,主持国的代表台甚至没有再询问美国人的意见,直接宣布,就中国方案的核心原则,进行现场表决。
结果,毫无悬念。
在压倒性的多数支持下,“中国方案”中关于多频段划分、设立国际公共服务频段等核心倡议,被正式采纳,并将作为最终决议的基础框架。
这意味着,中国,成功地,在美苏两大巨头牢牢把持的太空规则中,硬生生地,撕开了一道口子,打下了一根属于自己的楔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