车间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操作台上的两个零件上。
老张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珠,紧张地看着自己的作品。由于程序故障耽误了时间,他的零件只完成了80%,表面还有些毛糙。
老马师傅倒是显得很淡定,他的零件看起来光滑如镜,但具体的精度如何,还要用量具测量才知道。
“来,我们先测老马师傅的。“王师傅拿起游标卡尺,开始测量内孔直径。
围观的人群分成两拨,各自为支持的师傅捏着一把汗。郑大牛踮着脚尖想看得更清楚一些,结果不小心撞了一下身边的人。
“别挤别挤,都能看见。“村支书老刘维持着秩序。
“内孔直径30.02毫米,误差0.02毫米,符合IT7级要求。“王师傅报出第一个数据。
老马师傅的支持者们发出了小声的欢呼。
“再测外圆。“
“外圆直径49.98毫米,误差0.02毫米,也符合要求。“
“表面粗糙度怎么样?“李工程师拿出粗糙度测量仪。
测量结果很快出来了:“Ra1.4,比要求的Ra1.6还要好一些。“
老马师傅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,但他努力保持着淡定:“还行吧,正常发挥。“
围观的村民们开始窃窃私语:“老马师傅真厉害啊,用老式机床也能做得这么精密。“
现在轮到测量老张师傅的零件了。虽然没有完成,但已加工部分的精度如何,大家都很好奇。
王师傅拿起老张师傅的零件,开始测量已加工的部分。
“内孔直径30.01毫米,误差0.01毫米。“
“哇!“围观的人群发出惊叹声。这个精度比老马师傅的还要高。
“外圆直径50.00毫米,零误差!“
这下轮到老张师傅的支持者们兴奋了:“看吧!数控就是精密!“
“但是没做完啊。“老马师傅的支持者反驳道,“做得再精密,不能按时完成也没用。“
“那是因为程序调试出了问题,正常情况下,数控加工的速度比手工快多了。“
两派人又开始争论起来。郑昊看着这个场面,心里已经有了主意。
“都别争了。“郑昊站出来说道,“这次比赛的结果很清楚:老马师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,质量完全符合要求。老张师傅虽然没有完成,但已加工部分的精度更高。“
“那到底谁赢了?“郑大牛好奇地问。
“都赢了。“郑昊的回答让大家有些意外,“老马师傅证明了传统手工艺的价值,经验丰富,应变能力强。老张师傅证明了数控技术的优势,精度高,稳定性好。“
老张师傅有些不服气:“郑厂长,如果不是程序出问题...“
“老张师傅,“郑昊打断了他的话,“程序出问题也是实际生产中会遇到的情况。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把两种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。“
这时候,一直在旁边观察的刘师傅开口了:“郑厂长说得对。我看出来了,老马师傅的经验可以帮助老张师傅优化程序参数,而老张师傅的数控技术可以提高老马师傅的加工效率。“
“刘师傅这话有道理。“王师傅点点头,“其实刚才老张师傅的程序问题,如果有老马师傅的经验指导,可能就不会出现。“
老马师傅听了这话,脸色缓和了一些:“确实,那个刀具参数我一看就知道有问题,但我不懂怎么在电脑上改。“
老张师傅也若有所思:“老马师傅对材料特性的理解确实比我深。我编程序的时候,很多参数都是按教科书上的标准值设定的。“
郑昊看到气氛有所缓和,趁热打铁:“这样吧,我提个建议。以后我们厂里的重要零件,都采用“双师傅制“。“
“什么意思?“大家都很好奇。
“就是每个重要零件的加工,都由两位师傅共同负责。老张师傅负责数控编程和精密加工,老马师傅负责工艺指导和质量把关。两个人配合,发挥各自的优势。“
这个提议让在场的人都眼前一亮。既照顾了两位师傅的面子,又能实现优势互补。
“我觉得这个办法好!“郑大牛第一个赞成,“两个师傅一起干,肯定错不了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