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一点,郑昊终于停下手。
“写完了。“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,“把程序烧进芯片,然后试试看。“
老张师傅和老王师傅都清醒过来,围了过来。
郑昊把芯片插进编程器,按下烧写按钮。
几分钟后,芯片烧好了。
他把芯片小心地插回面包板上,检查了一遍所有连线。
“准备好了。“郑昊深吸一口气,“试车。“
他打开电源,机床的控制面板亮了起来。
按下启动按钮。
步进电机开始转动。
主轴也跟着旋转起来。
“动了!“老王师傅兴奋地说。
但郑昊没有高兴。
他盯着机床的进给,眉头皱着。
步进电机在转,但速度不稳定。
有时候快,有时候慢。
而且,每转一圈,都会顿一下。
“不行。“郑昊按下停止按钮,“脉冲频率不对,得调整。“
他重新坐回编程器前,开始修改程序。
这一改,又是一个小时。
老张师傅和老王师傅困得不行,但都强撑着不睡。
他们想看看,郑厂长到底能不能把这东西搞出来。
凌晨两点半,郑昊重新烧好芯片。
“再试一次。“
这次,步进电机转得平稳多了。
没有顿挫,没有抖动。
进给速度恒定,就像一个老师傅在均匀地摇手柄一样。
“成了!“老王师傅激动得差点跳起来。
“还不能确定。“郑昊拿起游标卡尺,测量了一下刀具的进给量,“误差还有点大,得再调。“
接下来的两个小时,郑昊不断地调整参数,测试,再调整。
天快亮的时候,他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“差不多了。“郑昊站起身,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,“老张、老王,你们回去休息吧。“
“你呢?“老王师傅问。
“我再检查一遍。“郑昊说,“今天白天就要开始加工了,不能出差错。“
“那你也得睡会儿啊。“老张师傅说,“都一宿没睡了。“
“没事,我年轻,扛得住。“郑昊笑了笑,“你们赶紧回去,别让家里人担心。“
老张师傅和老王师傅对视一眼,知道劝不动他,只好离开了。
车间里,只剩下郑昊一个人。
他坐在机床旁边,点了根烟。
烟雾缭绕中,他看着眼前这台改造后的机床。
外表看起来和普通机床没什么区别。
但内在,已经完全不一样了。
这是一台有“大脑“的机床。
虽然这个大脑还很简陋,只能执行最基本的控制。
但它证明了一件事——
数控系统,中国人自己也能做出来。
不需要进口,不需要求人。
只要肯钻研,只要有技术,就能做出来。
郑昊想起前世的那些场景。
那些因为买不到设备而耽误的项目。
那些因为技术封锁而走的弯路。
那些被外国人卡脖子的屈辱。
“这一世,不会再有了。“他自言自语。
烟燃尽了,天也亮了。
郑昊掐灭烟头,站起身。
该开工了。
早上七点,工人们陆续来上班。
大家都注意到,郑厂长的眼睛里有血丝,脸色也有些疲惫。
“郑厂长,你昨晚没睡?“有人关心地问。
“睡了一会儿。“郑昊笑着说,“没事,年轻人熬一宿不算什么。“
他把老王师傅和老张师傅叫到小车间。
“今天开始正式加工。“郑昊说,“老王,你来操作机床。老张,你在旁边看着,有什么异常立刻停机。“
“好嘞!“两人齐声答应。
郑昊拿出一根毛坯件,装夹到机床上。
“老王,按照我昨晚教你的步骤来。“
老王师傅点点头,坐到操作位上。
这台机床现在的操作方式和以前完全不同了。
不用手摇进给,只需要在控制面板上输入参数,然后按下启动按钮。
剩下的,机床会自己完成。
老王师傅按照步骤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