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、两个、三个…二十四颗铆钉,用了一个时辰才全部砸完。当最后一颗铆钉砸好,工匠们才松了一口气,擦了擦额头的汗,看着气缸与锅炉牢牢连接在一起,像巨兽的“躯干”与“胸膛”终于合为一体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王皮匠走过来,摸了摸法兰盘的缝隙,对老周说:“不错,铆钉砸得挺实,接下来装端盖,我这密封垫片可都准备好了!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粗犷原型的震撼组装(第2/2页)
接下来是安装气缸端盖。八名工匠用木杠抬起端盖,慢慢扣在气缸顶端,老周则用铁棍调整端盖的位置,确保螺栓孔对齐。“左边高了!再往下压一点!”老周喊道。工匠们调整好位置后,老周又检查了一遍:“好!现在对齐了,上螺栓!”端盖被固定好后,工匠们用浸油麻绳缠绕在螺栓上,再用铅锡混合物浇灌在螺栓与端盖的缝隙处。王皮匠在一旁指导:“麻绳要缠紧,铅锡混合物别浇太多,刚好填满缝隙就行!”小张好奇地问:“王师傅,为啥要用铅锡混合物啊?”王皮匠解释道:“这玩意儿熔点低,冷却后能把缝隙封死,蒸汽就漏不出来了——这可是‘铁牛’的‘皮肤’,不能有半点缝隙!”
然后是安装支撑架和飞轮底座。支撑架用两根实心铁条锻打而成,重约五百斤,需要六名工匠用滚木将其移到指定位置。“一二三!推!”工匠们喊着号子,合力推动滚木。小张力气小,落在后面,老周看到后,走过去帮他推了一把:“再加把劲!马上就到位置了!”支撑架到位后,再用铆钉与锅炉连接;飞轮底座则更重,约一千五百斤,十六名工匠合力,才将其与支撑架固定好。
当最后一块主要构件——那巨大的、边缘还带着毛刺的铸铁飞轮——被吊起时,天已经黑了。飞轮直径三丈,重五千斤,是“铁牛”最重的部件,也是最关键的部件——它的转动,将是“铁牛”力量的最终体现。三十名工匠分成六组,拉住绳索,在油灯的光芒下,缓缓将飞轮吊向底座。老周看着油灯下的飞轮,对众人说:“这飞轮是‘铁牛’的心脏,能不能转起来,就看它了!都仔细点,别出岔子!”
“对准轴孔!慢点儿!”老周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。飞轮的轴孔需要精准套在底座的轴上,这比气缸的对齐更难——轴孔与轴的误差不能超过半分,否则飞轮无法转动。工匠们屏住呼吸,一点点调整飞轮的角度,油灯的光芒映在他们脸上,满是紧张与专注。李铁拐拄着拐杖,凑到飞轮下方,仔细观察轴孔与轴的位置:“老周,再往右挪一点点!就一点点!”老周立刻对拉绳的工匠喊道:“右边的绳松半寸!左边的别动!”
当飞轮的轴孔终于套在轴上,老周大喊:“落!”飞轮缓缓下降,最终稳稳地落在底座上。工匠们立刻用八根粗大的螺栓将飞轮固定,螺栓被拧得紧紧的,确保飞轮转动时不会晃动。负责拧螺栓的工匠喊道:“螺栓拧紧了!试着转一下飞轮,看看顺不顺!”两名工匠上前,轻轻推动飞轮,飞轮缓缓转动,没有卡顿,众人都松了一口气。
当最后一根螺栓拧紧,整个工棚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。油灯的光芒洒在钢铁巨兽身上,一座由生铁和熟铁构筑的、布满铆钉与补丁、线条粗犷甚至略显扭曲的庞然大物,赫然矗立在工棚中央!它高达一丈有余,占地面积几乎占据了小半个工棚,从锅炉到飞轮,整体如同一条蜷缩的钢铁巨龙,透着一股令人敬畏的力量。
黝黑的金属身躯在油灯的映照下泛着冷硬而原始的光泽,那些粗糙的铸造表面、未打磨的棱角、凸起的铆钉(最大的铆钉头直径五寸,像一个个小小的山丘)和填补的缝隙(铅锡混合物冷却后呈银白色,与黑色的铁形成鲜明对比),无不诉说着制造过程的艰辛与工艺的简陋。它像一个刚从沉睡中被唤醒、尚未打磨锋芒的远古巨人,又像一个浑身布满伤疤、却依旧散发着不屈力量的钢铁战士,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工匠们。
老周缓缓走上前,仰望着这凝聚了他和所有匠人心血、汗水甚至鲜血的初代“铁牛”,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:有看到巨物成型的巨大成就感——这是他四十年铁匠生涯中,打造过的最庞大、最复杂的铁器;有对其能否真正“活”起来的深深忧虑——毕竟这是从未有人尝试过的“汽力”驱动,谁也不知道最终结果如何;更有对那未知“汽力”的一丝敬畏——若是成功,这“铁牛”将改变无数人的生活,甚至改变国家的命运。
他伸出粗糙的大手,轻轻抚摸着冰冷的、带着铸造纹理的气缸壁,指尖能清晰感受到金属的硬度和温度,仿佛能感受到其下蕴含的、尚未被唤醒的磅礴力量。其他工匠也纷纷走上前,有的触摸飞轮,有的观察阀门,有的检查铆钉的牢固程度。小张轻轻推了推飞轮,飞轮转动了一圈,他兴奋地喊道:“师傅们!飞轮能转!转得可顺了!”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自豪与期待。
“铁牛”的筋骨,已然铸成。这布满缺陷、粗犷原始的钢铁之躯,是格物院星火燎原的第一个具象证明,也是通往未知力量深渊的、沉重而坚实的第一步。老周转过身,看着身后的工匠们,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:“明日,咱们给‘铁牛’注汽,让它真正‘活’起来,发出属于它的第一声‘嘶吼’!”
“好!”工匠们齐声应和,声音在工棚内回荡,与油灯的光芒交织在一起,照亮了眼前的钢铁巨兽,也照亮了他们心中对未来的无限憧憬。夜色渐深,工棚里的灯光却依旧明亮,李铁拐还在检查阀门的开关,王皮匠在整理剩余的密封材料,小张则在一旁擦拭着“铁牛”的外壳,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“巨兽初啼”,做着最后的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