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二来,便是生计,土地要分,但咱们不仅分给华家人,也不按宗族分,全都分到各房各户手里。庶务、生意,咱们不自己做,要允许咱们的子弟从事官办海贸,并且保留官身或良户,不入商贾之列。”
华家人在北疆多年,虽然每五年都会派人回去祭祖,回去的到底是少数,像华叶胜这样的已经有十几年没回去过了。
虽说华家男丁但凡不是身子顾不大好的或是守业的老儿子,其余的皆效力军中,可也有长辈、妻房、女儿和其他亲眷一直留在老家,这里面还有好些是之前负过重伤甚至落下残疾的,都需要去探望。
另外就是老家族产和各家的产业往日都是交给妻房和管家打理的,现如今要南迁,一方面是走得远了,离得更远了,更加不好打理。
与其中间有什么天灾人祸的,他们来不及处置,不仅容易被有心人贪了里面的出息去,还容易被有心人钻了空子。就比方说这心腹和科考的下人多数都带去南边了,留下的那些人缺乏管束,再做了恶去,最后还被人拿住了借口栽赃到他们身上去。
况且既然能在南边给他们重新分封土地和田产,别管那地是好是赖,既然南疆有那么多地都是未经开垦的,封给他们的就不会少了。
有这么多田产和宅邸在手,就算当中的产出比不上他们原有的,可只要地方够大、占地够广,在别人眼里就是他们拥有的土地太多了,难免又要成为别人的眼中钉。
这种情况下,这老家的庶产和田产都需要梳理、处置一番,除了族田和一些必须保留的,其余的需要退还给朝廷的就退了,能变卖的也转手卖了或是分给华家将来留在当地的老佃户都好。
这样做能换些钱财回头到南疆重新置产,也能落个好人缘,将来他们走得远了,老家这边也有人能帮忙看顾一下他们的宗祠和坟地,对朝廷也有了交待。
他们回去休养几年也好,可以跟亲眷团聚,也正好把这些事打理通顺了。那些个年龄小些的还能借此机会夫妻团聚,说不定还能再添几个子女,也正好把当中老弱不堪长途跋涉的留在老家颐养天年。
而这分下来的土地不按族计,原本朝廷按爵分封,一大家子的土地和财产都封到嫡支名下,要到下一代才会再按子嗣分封,在完成这一步之前,各个嫡支都容易坐大,就像现在的南疆诸王和军侯一样。
可要是直接分封到各房各户,就等于直接跳过了中间的步骤,直接走到了分封这一步,直接就把土地和封赏分小了。
如此这般,朝廷和豪族也都对他们少了几分忌惮,而这些得了封赏的,虽说没有原先那么多,但胜在公平,供养自家衣食和子侄读书、婚嫁,至少两代以内也都够了。
这主意着实不错,华叶胜连连点头,对华靖离话中的这位新婚妻子也来了兴趣:
“你说南疆那边已经开始安排了,我这侄媳妇也参与了。来,说说,你们都是怎么安排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