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逸尘走到炉子边,熟练地打开炉门,把封着的火捅开。
不一会儿,炉火重新旺了起来。
他往水壶里添了些凉水,架在炉子上烧着。
早饭很简单。
小米粥是昨晚剩下的,在炉子上热一热就行。
再配上从家里带来的咸菜疙瘩,切成细丝,淋上点香油,就是一道下饭的小菜。
两人吃完早饭,收拾妥当,天色已经大亮。
周逸尘推出那辆二八大杠,拍了拍后座。
“走了,上班。”
江小满麻利地跳上车,熟练地搂住他的腰。
自行车驶出小巷,汇入了清晨县城的人流里。
冬日的早晨,空气清冷。
车轮压过薄薄的冰碴,发出“咯吱咯吱”的轻响。
到了医院,两人停好车,一前一后地进了内科。
科室里已经忙碌了起来。
护士们在核对药瓶,值夜班的医生在写最后的病程记录。
空气里混杂着消毒水和中药的味道。
八点整,交班会准时在医生办公室开始。
李志国坐在他的主位上,手里端着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子,里面泡着浓茶。
周逸尘和康健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。
隔壁办公室的赵林、钱伟他们也都挤了进来,站着听。
江小满和护士长陈美丽,还有几个白班的护士,也靠在门口。
值夜班的医生赵林,清了清嗓子,开始汇报。
“……昨晚十一点,急诊送来一个新病人。”
“男,六十八岁,喘了半宿,家里人看实在不行了,才用板车拉来的。”
“有几十年的老慢支病史,每年冬天都犯。”
“入院查体,病人半卧着都喘,嘴唇有点发紫,肺里能听到好多水泡音。”
“两条小腿都肿了,用手指头一按一个坑。”
赵林汇报得很详细,李志国和周逸尘都听得很认真。
江小满站在门口,一开始只是例行公事的听着。
可当“老慢支”“喘”、“腿肿”这几个词钻进她耳朵里时,她感觉很熟悉。
这……这不就是逸尘昨晚讲的情况吗?
她的脑子里,浮现出那张画着三个方框的黄麻纸。
那个简易的循环图,清晰得就像是刻在了脑子里。
交班会结束,李志国站起身。
“走,查房,先去看看那个新来的。”
一群人呼啦啦地跟着他,走向病房。
新来的病人被安排在走廊的加床上。
他靠着两个枕头,费力地呼吸着,喉咙里发出“呼噜呼噜”的声响。
负责管这个病人的,是年轻医生钱伟。
他拿着病历夹,站在床边,有些紧张地开始汇报。
“十二床,孙广才,男,六十八岁。主诉‘咳嗽咳痰三十年,加重伴呼吸困难一周’入院……”
钱伟的声音在不算安静的病房里回响。
江小满站在人群的后方,眼睛看着病人,耳朵却一个字不落地听着钱伟的汇报。
“……患者有长期吸烟史,诊断‘慢性支气管炎’明确。”
江小满心里立刻对上了号:根子在肺。
“……查体双肺可闻及大量湿性?音。”
她想着:肺这个交换站,自己先开始淤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