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从黑水浒开始 > 第73章:阳谷西门大官人

第73章:阳谷西门大官人(1 / 2)

[笔趣ba] biquba.vip 天才一秒记住!

第73章:阳谷西门大官人(第1/2页)

从沧州到郓州,纵然是徒步走陆路,那也比行船快多了。

王禹一行三个晚走两日,可到了阳谷县,两艘商船还没个影子。

只能在约定好的地方逗留等待。

水上没必要多担心,这上了岸,考虑的才更多。

地方官吏、豪强,还有那个祝家庄,都得小心应对。

只见高高的河床内,奔涌的黄河水,就是浑浊的黄泥汤。

连入夜后河面上升腾而起的雾气,都带着浓重的土腥味,黄彤彤地弥漫在大河之上、天地之间。

世人皆言:黄河清,圣人出。

可黄河清了又如何?要不了几天时间,便又会浑浊成泥汤。

这世道,对底层老百姓而言,早就成了水深火热的炼狱。

王禹站在岸边,纵目遥望东方,如此雄壮的大河,发出的声音却是阵阵的呜咽,不知道她在为谁悲哀。

去过河北的都知道,如今黄河有两条,这条母亲河自大名府一分为二。

一条横穿河北往辽国方向而去,自天津入海。

这条北黄河水流不大,河道行不了大船,也挡不住北方半兽人的铁骑,还会在丰水期泛滥成灾,每年都让河北人喊娘。

另一条南黄河的流经之地,距离现代黄河河道并不远,可以行大船,直通开封府。

只是这南黄河也是频繁改道,让山东人哭爹又喊娘。

直到十数年后,建炎二年十一月,金兵再次南下。东京留守、杜兴的堂哥杜充在滑州掘开黄河大堤,以水代兵阻挡金兵。

可黄河水不仅没有阻挡住半兽人的铁蹄,倒是淹死了百姓20多万人。

杜充掘开黄河,导致河水夺汴水、泗水等淮河支流而下,直冲淮河,然后又夺淮河下游干流出海。

至此之后,河北、山东的百姓不喊娘了,轮到苏北的老百姓骂娘了。

而黄河水夺淮入海后,便以出海口为中心,泥沙慢慢向两边沉积成陆地,苏北的海岸线也就慢慢向东迁移。

王禹用陶罐舀了一罐黄河水,等泥沙沉淀后,望着罐底厚厚一层黄沙,陷入了沉思。

心中暗忖道:‘如果黄河没有夺淮入海,那大量的泥沙源源不断冲入渤海,几百年后会不会导致渤海消失?’

‘这对北方的气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?’

‘那苏北好几个县市是不是就不存在了?’

‘辽东半岛将与山东半岛直接接壤……’

王禹拿着一节枯枝在沙地上画了个粗糙的地图,蹲着看了许久。

“哥哥,在想什么?”

武松百无聊赖凑了过来,望着那抽象的地图也不太认识。

王禹抓了抓脑袋,感觉自己想得太多了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

渤海的危机自有后人来解决,自己现在需要做的,就是茁壮成长,取大宋而代之。

而攘外必先安内,这黄河水患如果不解决,怎么能安心开拓四方?

“在想怎么治水!”王禹回道。

“哥哥还会治水?”李忠也凑了过来。

“治水其实简单,只需要万众一心,上下共同努力,然后找对了方向,黄河就不会成为百害,将服服帖帖浇灌山东、河北的大地,养育两岸的百姓。”

王禹说得简单,可大宋人实在被这条母亲河折腾得惨了。

武松挤出一抹苦笑:“哥哥前面说的倒也简单,这找对方向,可就难咯!”

众所周知,大怂朝治河治了百年,除了弄得多次黄河大决口,苦了下游百姓,根本没多少成果。

比如,哲宗年间朝廷又计划在颖州挖条运河,以解决颖州的水患,苏轼坚决反对并带人去丈量地势,最后发现这个被称为八丈沟的项目出口竟然比入口还要高许多。

要不是苏轼上奏中断了项目,18万劳役、37万贯钱的浪费也就罢了,颖州水患加剧,才是要了命。

李忠也是一声长叹:“大概东汉王景在世,才能治好水患吧!”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73章:阳谷西门大官人(第2/2页)

“哈哈!”

ℬ𝐼 🅠u ℬ𝔸.v 𝐼 🅟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官诱:分手后,高官女儿爱上我 同时穿越:我能返本归元 拜师三清,开局揭露斩三尸阴谋! 粉红幻梦的低语:裕的雌堕诱惑之歌 民国世卿 人来寻山山见人 重生后我靠沙雕操作卷死仇人 攀她 真千金马甲被爆,全京圈都跪了! 逆命司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