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运欢突然往前走了一步,把成绩单摊在石桌上,指着上面的分数:“叔叔,文娇的语文 118分,全县第十,博川师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贫困生补助,学费全免,每个月还有五百块生活费。我已经帮她打听好了,县教育局还有‘乡村教师扶持基金’,每年能再补三千块。复读费的事,我和同学们也能凑,不用家里掏一分钱。”
“凑?你们一群学生能凑多少?”吴父冷笑一声,伸手就要撕成绩单,却被楚运欢拦住。两人的手撞在一起,楚运欢的指节泛了白,却没松劲:“叔叔,文娇不是您的附属品,她有自己的梦想。您要是逼她放弃,她这辈子都不会开心的。您看她墙上的奖状,哪一张不是她熬到半夜才挣来的?您忍心让她的努力全白费吗?”
就在这时,厨房的门“吱呀”一声开了。吴母端着刚煮好的玉米粥从里面出来,偷偷拉了拉楚运欢的衣角,把他往厨房引:“小伙子,你进来,我跟你说句话。”楚运欢愣了愣,跟着吴母走进厨房,锅里的玉米粥还在冒着热气,香味裹着油烟飘过来。
“其实我也想让她读,”吴母的声音压得很低,眼圈有点红,“她小时候就说要当老师,还教邻居家的娃认拼音。可你叔好面子,总觉得姑娘家读书不如嫁人,怕被村里人数落……”她从围裙兜里掏出一沓皱巴巴的零钱,塞到楚运欢手里,“这是我攒的两百块,你拿着,帮文娇凑复读费。要是你叔再不同意,我就跟他闹!”
楚运欢看着手里的零钱,指尖触到纸币上的褶皱,心里突然暖暖的。他把钱推回去:“阿姨,您的心意我领了,但钱不用您掏。我和同学们已经凑了五百多,够文娇的复读费了。您要是能帮我们劝劝叔叔,比啥都强。”
两人刚走出厨房,就看见吴父盯着石桌上的推荐信,手指在“县一中李敏老师”的签名上反复摩挲。他沉默了很久,突然叹了口气,把烟盒往桌上一扔:“行,我让她考。但要是考不上,必须听我的,要么去电子厂,要么回家相亲,没得商量!”
“爸!”吴文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。她转身扑进楚运欢怀里,肩膀剧烈地颤抖着,眼泪很快打湿了他的校服后背。楚运欢轻轻拍着她的背,像安抚受惊的小兽:“别哭了,你做到了,你能去考博川师范了。”